,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PMI 连续 8 个月收缩下,产业链如何实现“韧性”生存

发布时间:2025-11-10 16:23:23         来源:淘钢网   11298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在收缩区间徘徊,中国的产业链却正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比7月的预测值上调了0.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疫情前3.7%的平均水平。

10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与上月持平,连续8个月运行在49%-50%的区间内,反映出全球经济延续缓慢恢复态势。这一数据低于50%的荣枯线,表明全球制造业尚未恢复到扩张阶段。

全球制造现状:缓慢复苏与区域分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6%,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全球制造业复苏态势平稳,但上升动能不足。亚洲制造业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10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7%,连续6个月站在50%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达4.5%,比4月预测值提高了0.6个百分点,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制造业持续疲软。美洲制造业PMI为48.8%,连续8个月低于50%;欧洲制造业PMI虽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49.6%的收缩区间。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制造业PMI均在50%以下。

风险挑战:三重压力下的产业链困境

 

贸易摩擦升级: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结构性冲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指出,这种政策通过动摇多边贸易制度根基、扭曲全球要素配置、剥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权利,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风险。频繁调整的关税不仅直接影响重点行业,更对企业的长期预期造成冲击。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持续威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美限制性政策、关键产品对外依赖、工业基础能力薄弱等因素,使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成本攀升,技术、能源等领域的脱钩风险持续存在,不断扰动制造业投资预期。

 

债务水平攀升:疫情以来,全球整体债务水平大幅上升,形成债务积压,制约经济增长。美国债务总量屡创历史新高并伴随政府停摆危机,欧洲及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债务水平同样居高不下。在经历大规模加杠杆后,各经济体亟需通过宏观政策推动去杠杆进程,但由于区域间政策协调不足,导致高债务问题难以有效化解。

破解之道: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战略与战术

 

战略引领与生态构建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肖宗辉在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上强调,中央企业要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紧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产业的布局发展。中央企业应通过加强需求牵引、搭建开放式平台、创新协同模式、构建价值共享机制等方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徐工集团提供了传统重工行业的解法。该集团副总裁蒋明认为,必须实现从“工程师思维”到“架构师思维”的转变,从单一的技术突破到产业链完整构建的转变,以及从单一的“单机智能”到“集群智慧”的转变。正泰集团则分享了本地化研发的实践。针对中东极端高温、多沙尘环境,企业在当地组建研发团队,定制开发出适应性更强的一体式断路器产品,甚至提升了当地国家对断路器产品的标准。

 

开放合作与区域协同

 

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徐赫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在沙特利雅得建立区域总部,把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前移。沙特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点,连接着从红海苏伊士运河到波斯湾两个关键通道,这种布局对于提高供应链整个韧性与安全至关重要。坚持开放理念、持续深化区域经贸合作、注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正是亚洲地区主要国家保持经济恢复韧性的重要基础。

六六仓的“链持”模式创新

六六仓集团董事长田会宾指出,与传统“链主”企业主导供应链不同,“链持”企业的使命是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堵点,赋能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以优化效率与利益共享为指引,营造共赢的“生态圈”。

主持秩序,加持发展

“链持”企业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通过集成服务“加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成为价值竞争的“加持者”;另一方面借助平台数字化管理,成为生态秩序的“主持者”,帮助链长建立有序协同。田会宾强调,链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本质,是 “赋能”而非“主导”

解决链长之困,回收产业与税收

在为地方“链长”解困方面,六六仓通过落地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吸引链主企业和大宗供应链集聚,构筑产业供应链集群,为各地“链长”做价值加持。目前,六六仓已在北京、上海、郑州、西安、天津、重庆、日照、武汉等20余个主要城市搭建大宗商品数字交易中心,构建了一个双向沟通、信息共享的前沿阵地。

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六六仓构建供应链金融平台,以现金流控制为核心,提供信用增级、融资、担保等一系列产品,在解决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问题的同时,为商业银行拓宽新的业务。

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寻求更加广泛和更深度的经济合作仍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诉求。应对变化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回避风险,而是提升应变能力。
声明:本文参考来源网络新闻/官方媒体由六六仓集团整理发布,如需转载或复制本文,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