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中亚钢铁新篇章:中哈共建300万吨绿色短流程综合钢厂项目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25-05-20 16:00:26         来源:淘钢网   3873    


中亚钢铁新篇章:中哈共建300万吨绿色短流程综合钢厂项目正式启动

2025年4月17日 综合报道 全球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浪潮下,中哈合作再添标志性项目。4月16日,由中方企业主导投资的哈萨克斯坦永钢钢铁300万吨短流程综合钢厂在哈国江布尔州吉别克乔利经济特区奠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采用国际领先的直接还原铁(DRI)技术和短流程工艺,投产后将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绿色钢铁生产基地,助推中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战略深度对接。

项目核心亮点:绿色技术与区域协同

1. 低碳技术引领行业革新 项目核心工艺由中国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公司设计,以天然气基直接还原铁(DRI)技术替代传统高炉炼铁,结合电弧炉炼钢,实现吨钢碳排放量降低60%以上。该技术不仅减少焦炭依赖,还可利用哈萨克斯坦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形成“资源本地化+低碳生产”闭环。二期配套建设的350MW燃气发电厂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自给率,破解中亚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的瓶颈。

2. 产能布局分阶段推进

  • 一期工程(2027年):投资3.21亿美元,建成100万吨短流程炼钢产能,主要生产建筑用螺纹钢、线材等;
  • 二期工程(2029年):追加投资6.27亿美元,总产能提升至300万吨,新增带钢、型钢等产品线,重点服务油气管道、工业园区建设需求。 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美元,产品将覆盖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其他国家,并辐射俄罗斯西部基建市场。

3. 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 就业与产业升级: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500个,并推动哈萨克斯坦冶金行业技术升级,减少对进口钢材的依赖;
  • 资源整合:依托哈国本地铁矿石、天然气资源,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提升产业链韧性。

战略纵深:中哈合作的新支点

1. 技术输出与标准对接 作为中国短流程炼钢技术首次规模化落地中亚,该项目凸显中国钢铁工业从“产品出口”向“技术+标准”输出的转变。首钢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已针对中亚气候特点、本地原料成分优化工艺参数,未来或将该模式复制至中东、东南亚等富气区域。

2. 区域基建需求驱动增长 据统计,2024年中亚五国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长超11%,但自给率不足50%。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新城、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园等大型项目对建材需求旺盛,永钢项目的投产将填补区域产能缺口,降低跨境物流成本。

3. 民企与国企协同出海 投资方福建恒旺作为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跨境资本运作锁定资源与市场,与首钢工程的技术优势形成互补。这种“民企投资+国企技术”的合作模式,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挑战与应对:可持续发展路径

尽管项目前景广阔,但仍面临多重挑战:

  • 能源供应稳定性:哈国天然气价格虽具优势,但长期供应易受地缘政治影响,需加强本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 市场波动风险:全球钢铁需求增速放缓,需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如耐腐蚀管道钢)提升竞争力;
  • 标准本土化:中亚国家钢材认证体系与中国存在差异,需建立本地化品控与技术服务团队。

展望:绿色钢铁链动欧亚

永钢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中哈合作从能源、基建向高端制造业纵深拓展。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与产能协同,该项目不仅助力哈萨克斯坦实现“2030年工业倍增计划”,也为中国钢铁行业技术出海、优化全球布局树立标杆。未来,随着中欧班列物流网络与区域产业链深度融合,中亚有望成为连接欧亚绿色钢铁贸易的新枢纽。

信息参考:首钢股权投资公司公众号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