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院士划重点!“AI+钢铁”如何重塑产业?四大路径揭秘未来智造

发布时间:2025-05-19 16:19:02         来源:淘钢网   4617    


院士划重点!“AI+钢铁”如何重塑产业?四大路径揭秘未来智造

导语 2025年第二届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四位院士直击行业痛点——钢铁行业如何借力AI打破“大而不强”困局?从数字孪生到工业大模型,从全流程协同到绿色智造,一场关乎产业未来的技术路线图正式揭晓。

一、钢厂“换脑革命”:数字与物理的深度融合

殷瑞钰院士直言:“钢铁智能化不是机器换人,而是全流程的‘换脑升级’。”其提出的数字物理融合系统(CPS),直指当前钢厂“自动化孤岛”难题——

  • 工艺底座:高炉、轧机等物理设备的自组织协同优化;
  • 数字脑:实时数据驱动原料配比、能耗管理、故障预警等全局决策。 

二、三大路径破局:从工业互联网到元宇宙工厂

柴天佑院士划出钢铁智能化的三大主航道:

  1. 工业互联网基建:算力资源池化,支撑百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
  2. 工业AI算法攻坚:开发面向炼钢时序数据的专用模型,解决“数据多但不会用”难题;
  3. 工业元宇宙落地:虚拟高炉演练工艺参数,动态优化实体产线。 案例:宝武集团基于元宇宙的“虚实互控”系统,已实现转炉炼钢碳排放实时仿真优化,吨钢减碳12公斤。

三、全流程数字孪生:钢铁低碳转型的“加速器”

王国栋院士力推的**边缘智能系统(SEII)**正在改变行业:

  • 热轧产线:深度学习破解温度控制黑箱,板形不良率从1.2%降至0.3%;
  • 冷轧工序:AI实时调整轧制力,每吨薄板耗电减少15度。 “全流程数字孪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降本增效的刚需。”王国栋强调。目前,鞍钢等企业已建成覆盖炼铁-炼钢-轧制的孪生平台,综合能效提升9%。

四、生成式AI落地:跨越“工业级可靠”门槛

面对大模型热潮,桂卫华院士泼冷水:“工业场景容错率极低,一次误判或致千万损失。”其团队提出的有色冶金具身智冶大模型,指明可行路径——

  • 知识库打底:将50年炼钢经验转化为3.7万条可验证工艺规则;
  • 动态模型训练:融合时序数据与设备状态,实现“分钟级”工况响应;
  • 虚拟沙盒验证:决策指令先在元宇宙跑通,再下发实体生产线。 

行业风向:中国钢铁智造的两大决胜点

院士共识显示,未来3-5年行业竞争将聚焦:

  1. 数据资产化能力:打通从矿石采购到终端配送的80+类数据流,激活沉睡数据价值;
  2. AI工业化能力:将实验室算法转化为标准化的“钢铁智造工具包”,降低技术使用门槛。 据测算,全行业智能化成熟度每提升10%,可释放超200亿元/年的降本空间。

结语 当AI遇见钢铁,一场从“经验炼钢”到“数字炼钢”的范式革命已不可逆。院士蓝图绘就方向,企业行动决定成败。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智造升级中,唯有用好AI这把“关键钥匙”,才能打开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门。

信息参考:中国冶金报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