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内需市场长期稳固,绿色转型与结构优化加速行业破局!
中国钢铁内需市场长期稳固,绿色转型与结构优化加速行业破局!
中国钢铁内需市场长期稳固,绿色转型与结构优化加速行业破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近期多次强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内需市场的地位将长期稳固,但行业正面临供需深度调整、绿色转型提速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多重挑战。淘钢网结合多方数据与政策导向,为您全景解析行业趋势与投资机遇。
内需韧性:制造业对冲地产下滑 2024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6%至8.98亿吨,但新能源汽车、家电、船舶等制造业用钢需求显著增长,推动板材产量同比增加9500万吨,高端钢材占比提升至30%以上。2025年,基建投资(预计用钢1.7亿吨)、机械(1.79亿吨)及汽车(6000万吨)领域需求将继续支撑内需。
出口“量增价跌”与贸易摩擦加剧 2024年钢材出口量达1.06亿吨(历史次高),但出口单价同比下降12%,且美国对东南亚、拉美加征关税间接冲击中国出口市场。骆铁军提出“促高端、稳周边、严监管”策略,鼓励高附加值板材及特钢出海,优化出口区域结构。
减产共识亟待行动转化 2024年粗钢供给过剩1.13亿吨,吨钢利润跌破历史低位。尽管2025年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微增0.6%,但表观消费量下降1.3%,供需矛盾持续加剧。骆铁军呼吁加快产能退出,严控新增产能,推动“钢铁产能退出专项基金”落地。
政策驱动产能优化 国家已暂停产能置换,生态环境部计划2025年将钢铁纳入碳市场,碳排放基准线法逐步收紧,倒逼高污染产能退出。预计2025年粗钢产量同比降2%至9.86亿吨,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至CR10 50%以上。
废钢利用潜力释放 全废钢电炉炼钢碳排放仅为长流程的20%,我国废钢年潜力超2亿吨,但目前利用率不足30%,远低于欧美60%水平。政策鼓励短流程炼钢,预计2030年电炉钢占比将提升至15%。
技术路径与政策协同 碳减排路径中,粗钢产量下降贡献41%,流程结构优化贡献36%。氢冶金、碳捕集等技术获政策重点支持,生态环境部计划对长流程企业实施差异化碳排放配额分配。
高附加值赛道领跑 特钢、高端板材(如电工钢、汽车板)企业盈利稳定性凸显。鞍钢P690QL2低温钢、宝钢取向硅钢等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毛利率较普钢高5-8个百分点。
成本与政策扰动仍需警惕 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当前62%进口矿指数146.45美元/吨),焦炭成本短期难缓解;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或冲击机械、家电等间接出口(占对美出口量90%)。
总结:中国钢铁内需市场将持续稳固,绿色低碳转型与高端化结构调整成为核心方向。行业将通过产能优化、技术升级及政策协同化解供需矛盾,推动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的战略转型,强化全球竞争力 。
信息参考:中国冶金报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
2024-07-01
2024-07-01
2024-06-27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