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不再是周期性循环!
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不再是周期性循环!
钢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5月15日在第16届中国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钢铁行业已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优化阶段,钢铁行业不再是周期性循环,而是发展方向的改变。
一是,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峰。骆铁军表示,从总量来看,我国粗钢产量已达峰值,但各品种的达峰表现不一。如,2020年至2024年,钢筋+线材产量累计下降约1亿吨,热轧卷板产量累计增加9500万吨,电工钢产量累计增加570万吨。骆铁军强调,在当前需求下滑、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减产已是行业共识,关键要转化为统一行动。
二是,需求总量下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相较于2020年减少15538万吨,下降15%。由此判断,钢铁行业已由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骆铁军认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峰值已过,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放缓,制造业发展仍未达峰,钢材需求整体回落。我国钢铁需求仍将在峰值平台区间维持较长一段时间,预测到203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亿~9亿吨,2050年以后预计将保持在8亿吨左右。
三是,钢材出口量增价跌。骆铁军表示,第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量增价跌趋势明显,同时叠加国际贸易摩擦增多,钢材出口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性和压力日益加大。据数据显示,2024年钢材出口量达历史次高,粗钢出口创历史新高。钢材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长材占比下降,板材占比提升。同时,钢材出口区域持续调整,对欧美等区域出口下降,对亚非拉等区域出口增加。
四是,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使钢材出口面临挑战。美国发起的畸高关税对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钢材影响不大,但须高度重视其他国家采取措施带来的连锁反应。另外,美国对部分东南亚和美洲国家征收关税,将影响我国对这些地区的钢材出口。近年来下游用钢行业出口较好,是拉动制造业用钢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2024年,中国对美国钢铁间接出口以机械、金属产品、集装箱、家电为主,占对美出口量比重合计约90%。在贸易环境日趋恶化的背景下,制造业带动的钢铁间接出口面临挑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75.1亿元,同比由亏转盈。行业经济效益虽同比改善,但业界普遍认为,今年一季度钢企总体经营出现大幅改善是建立在去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目前,行业总体效益仍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行业销售利润率低于工业平均水平。钢企仍须整体把握好生产节奏,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经营质效上。
为着力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2月印发了《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不仅基础指标要求全面提升,还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特色化等发展方向,设立“引领型”评价指标。以高端化为例,从科研、质量、专利、标准等维度对企业开展综合评价,以此衡量企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明确发展优势和弱项,为企业进一步改造提升明确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当前,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进入减量提质发展的新阶段。新版《规范条件》依托基础指标和引领指标评价体系,树立“规范企业”和“引领型规范企业”标杆,通过对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引导企业对标先进,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信息参考:中国冶金报、经济日报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6-17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