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钢铁行业盈利75.1亿元 行业扭亏为盈释放积极信号
一季度钢铁行业盈利75.1亿元 行业扭亏为盈释放积极信号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行业)利润总额75.1亿元,同比由亏转盈。这一数据表明,在经历2024年全年亏损后,钢铁行业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盈利状况的改善,释放出行业逐步回暖的积极信号。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利润总额达到75.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状态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及部分企业的结构调整。数据显示,一季度焦煤价格同比下跌36.1%,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从产量来看,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达到25933万吨,同比增长0.6%;粗钢表观消费量23016万吨,同比下降1.3%,显示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指出,当前钢铁行业效益仍保持较低水平,4月份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钢材价格出现明显下跌。
一季度钢铁行业盈利改善呈现出明显的企业分化特征:
头部企业表现优异:宝钢股份利润总额32.9亿元,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26.4%,通过高端产品(如汽车板)和成本控制保持领先地位;方大特钢净利润2.5亿元,同比大增168%。
区域企业承压:八一钢铁一季度净利润亏损3.7亿元,现金流净额骤降517%,反映区域市场压力较大。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4日,已有9家上市钢企公布一季度业绩,合计净利润24.83亿元,其中7家实现盈利,2家亏损收窄。具体来看,首钢股份净利润3.2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430万元)、沙钢股份净利润6866万元(同比增长37.56%)、中信特钢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增长1.76%)、南钢股份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增长4.42%)。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3月我国钢材出口2742.9万吨,同比增长6.3%,但出口额同比下降4.8%,出口均价705.7美元/吨,同比下降10.5%,呈现"量增价跌"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美国对越南、韩国、巴西、墨西哥等地区征收25%关税,将影响我国对这些地区的钢材出口。而我国对美钢铁间接出口(机械、家电等)占对美出口量比重约90%,在贸易环境恶化背景下面临更大挑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强调:"在当前需求下滑、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减产已是行业共识,但尚未转化为统一行动。"这一判断基于以下事实:
供需失衡:2020-2024年间,建筑用钢(钢筋+线材)产量累计下降约1亿吨,而热轧卷板等高端板材增加9500万吨,结构变化显著。
产能过剩:尽管粗钢产量已进入峰值平台期(2035年预计8-9亿吨),但当前产能利用率不足,部分企业仍开足马力生产。
绿色转型压力:钢铁行业碳减排41%依赖产量下降,36%依赖流程优化,减产已成低碳发展必由之路。
面对复杂形势,行业专家建议:
产能调控:严控新增产能,研究实施产量调控分级管理,推动产能置换指标自由流动。
出口优化:秉持"促高端、稳丝路、严监管"导向,优化出口结构。
技术创新:加大电炉炼钢、氢基冶炼等低碳技术投入,计划将电炉钢占比从10%提升至15%。
行业自律:龙头企业应带头控制生产节奏,避免低价竞争,实现"有利润的收入"。
工信部数据显示,随着《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实施,行业正加速向"减量提质"转型,重点钢铁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6%,销售利润率上升0.67个百分点。钢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建筑用钢筋产量下降2.9%,而特厚板、中板等制造领域用钢增长超10%。
综合来看,一季度钢铁行业虽实现扭亏为盈,但基础仍不稳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行业亟需将减产共识转化为统一行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协同发力,推动钢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信息参考:国家统计局、科技日报、第一财经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
2024-07-01
2024-07-01
2024-06-27
2024-06-26